您现在的位置是:汉江新闻网 > 军事 >
易损件好修还能精修
军事 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陆军某旅无人机专修室内,装备维修员将一组有裂纹的旋翼支架放在维修平台上进行维修。经过革新技术修复的旋翼重新装回机身,无人机再次呼啸升空。“过去,无人机遇到这……...
近日,陆军某旅无人机专修室内,装备维修员将一组有裂纹的旋翼支架放在维修平台上进行维修。经过革新技术修复的旋翼重新装回机身,无人机再次呼啸升空。
“过去,无人机遇到这种程度的损伤只能报废,现在有了高科技加持,我们就能让其‘起死回生’。”这名维修员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该旅机关调研经费使用情况时发现,随着模拟化训练逐步推开,无人机部件损坏率随之提高。面对旋翼断裂、支架变形等常见问题,传统的“换件维修”模式不仅周期长,而且单个部件采购成本较高。“每次看着受损的无人机,既心疼装备损耗,更担心训练连续性难以保证。”该旅一名无人机操作教练员道出新装备保障的痛点。
“表面看是经费损耗,深层次暴露的是保障能力短板。”面对难题,该旅党委瞄准“推进装备维修降本增效”的措施引入革新技术,在无人机专修室开辟自主维修阵地,既拧紧了资源消耗的“阀门”,也打开了战斗力提升的“闸门”。越来越多的维修骨干在破解技术难题中练就了“即时精修”的硬功。
“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激活技术赋能。”该旅装备管理科科长向笔者介绍,维保小组不仅实现大部分易损件的自主再造,更尝试优化结构,使维修后的部件更能抵抗冲击,让无人机的全寿命周期得以延长。
“装备的自主维修能力是训练的保障力,也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该旅无人机专修室负责人告诉笔者,节省下来的维修经费被用于购买先进的性能模块。
“旅里‘花小钱办大事’的创新之路证明,勤俭建军不仅是简单的节衣缩食,更要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保障效能倍增。”该旅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无人机部件维修经验推广至全装备领域,让“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的方式向战场保障最前沿延伸。(盛呈祥、章志扬)
上一篇:红线不可逾越 “台独”自取灭亡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我军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加速构建
空军某部战机编队飞赴目标空域(资料照片)。本报特约记者杨盼摄金秋时节,一场实战化演练激烈展开。空中,空军无人机与陆军直升...……
让“生命线”焕发蓬勃生机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正在进行战术训练。戴胜丰摄金秋的华北大地,层林尽染。走进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一份1937年9月29日的...……
新疆军区某团开展驾驶训练
近日,新疆军区某团开展驾驶训练。曾存军摄…………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唐艳蓉摄盛夏清晨,日出东方,朦胧的天空渐渐明亮。“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开展训练
夏日,海军某舰艇训练中心开展训练。王磊摄…………
“清澈的爱”生生不息
飞机南翔,越过山海。在陈祥榕烈士牺牲5周年之际,记者一路追寻,来到英雄的故乡——闽东革命老区。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满眼山绿...……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进入海
解放军报符拉迪沃斯托克8月3日电田沛羽、记者李倩报道: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3日进入海上演练阶段,双方参演舰...……
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送水上门解难,村民的水
7月23日,火箭军工程大学官兵为水泉子村送水。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钟福明摄日头火辣辣的,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水泉子村村民窦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