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汉江新闻网 > 经济 >
“中国天眼”FAST揭秘黑洞脉搏
经济 人已围观
简介该成果艺术想象图。国家天文台供图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
网文内容
该成果艺术想象图。国家天文台供图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 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在观测上表现为间歇性或长期变化的X射线和射电辐射,是研究强引力场和相对论物理的宇宙天然实验室。GRS 1915+105是一颗著名的微类星体,含有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并观测到视超光速运动的射电喷流,是研究极端高能物理过程的重要样本。自发现起近30多年来,该黑洞一直具有丰富的X射线光变特征和间歇性射电喷流,但我们对黑洞喷流的动力学和快速光变的起源依然不清楚。
为了揭开微类星体的相对论性喷流的神秘面纱,国际合作研究团队自2020至2022年利用FAST对GRS 1915+105首次开展高时间精度的射电连续谱光变和偏振监测。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高采样和探测灵敏度优势,在2021年1月和2022年6月的两次观测均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脉搏周期约为0.2秒。这个脉搏周期不稳定,而且大部分时间无法探测,因此称之为准周期振荡。该合作研究成果中,武汉大学田鹏夫、张平博士、王伟教授及国家天文台王培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姜鹏研究员、李菂研究员等是共同作者。
这一成果是国际首次观测到微类星体中亚秒级的低频射电准周期振荡的现象,并揭示黑洞系统的该准周期振荡现象与相对论性喷流直接相关。此次黑洞射电辐射脉搏的发现,对于揭示致密天体相对论性射电喷流的起源与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将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春晚搭档再出发!中国“年酒”致敬蛇年春节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还有不到一个月,...…………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9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2024年上海口岸跨境电商出口单量同比增
中新网上海1月8日电 (记者 姜煜)上海...…………2025投资泰国交流会(陕西专场)举行
中新网西安1月8日电 (记者 张一辰)2...…………“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挚友·中国
奥地利技术专家罗伯特·盖德勒畅谈在华工作...…………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4年发电量较上
今天(9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世界最...…………上海排查47家“俄罗斯商品馆”:个别店铺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意到俄罗斯商...…………